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健康焦点)(2)

来源:中医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7月29日 18:58: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历时数月,溶液配比终于初步成功。“其实,芦荟叶子肉多,仙人掌叶子刺尖,不同草药需要的比例还有差异,但有了大方向,继续细化就容易了。”樊湘

历时数月,溶液配比终于初步成功。“其实,芦荟叶子肉多,仙人掌叶子刺尖,不同草药需要的比例还有差异,但有了大方向,继续细化就容易了。”樊湘泽回忆道。

如何做好展示与保护?以往植物标本多用蜡液封存,樊湘泽指了指一旁的柴胡蜡液标本,成品和夹在书里的叶子有相似之处,形状扁平,脱水薄脆。“受植物性状、制作技法等因素影响,有些几十年的老标本,突然掉了个角,这种损失是不可逆的。”樊湘泽说。

为做好科普,每年初春、盛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会到山上收集植株制成标本。“开花的,结果的,变种的,我们搜集得越全,大家就了解得越清楚。‘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也是中医药的魅力。”樊湘泽说。

撬开封层,灌入液体,封上瓶口……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内,陈列展览部助理馆员樊湘泽正在忙活。他面前是一株泡在罐子里的北柴胡植株,叶子瘦窄青翠,上顶黄色小花。“这是4年前的标本了,得定期补点保持液。你看,它像不像刚摘下来的?”轻轻擦拭着罐子,樊湘泽不无骄傲。

人民日报记者邵玉姿

“下图为哪种中药饮片?”“哪几味药材来自同一种植物?”“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的药材是哪一种?”……今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举办第十三届中药辨识大赛,线上线下吸引了校内外众多中医药爱好者参与。

版式设计:张芳曼

河北省石家庄市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内,小学生在学习铁药碾使用方法。梁子栋摄(人民视觉)

今年3月,中国科协命名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多家中医药博物馆榜上有名,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河北省石家庄市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等。

河北省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

浸泡标本,能更好保留药材的原色原貌,适合参观,也便于保存。2016年,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开始自行研究浸渍技术,醋酸铜、硫酸铜、冰醋酸……工作人员一起下“笨功夫”,以克为单位调整试剂,一分钟、一分钟计算比较操作时间。为了不浪费中草药,起初,大家捡树叶做实验。“一会儿这个蓝了,一会儿那个灰了又黑了,啥色儿都有。”樊湘泽笑着说,大家苦中作乐,经常互相鼓劲。

2013年9月,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正式开馆,现今馆藏中医药文物3381件,中药标本近万件,其中不乏人参、紫杉、牦牛骨等特色珍稀中药材。

“有了浸渍技术,我们的标本更立体,做起科普也更形象。”北柴胡标本再向前,便是大叶柴胡,二者同属柴胡属,外观相似,然而,前者入药可以疏肝解郁,后者却有毒性。樊湘泽微微躬身用手一指,“这个角度,能很清楚地看到大叶柴胡比北柴胡的叶子大且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

人民日报记者杨彦帆

“博物馆的科普功能,不止于玻璃展台内的藏品。”博物馆馆长张凌告诉记者,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将每月第三周的周六设为主题开放日,参观讲解外,工作人员还会带领游客一起捏大山楂丸、缝草药香包,鼓励游客随手拍中药。

“一味中药,从药用原植物、原动物到中药材,再经炮制成为饮片,最后进入药房后煎药使用,涉及诸多环节。比赛题目既要具备知识性,也要有互动性和趣味性。”冯林敏说。

“很多学生学完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却没有太多机会摸到药材。中药辨识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博物馆中药部主任冯林敏说,开展活动,突出博物馆的实践教育功能,可以让学生掌握辨药本领,让大众了解中医药和传统文化。

突出教育功能,体验更丰富

人民日报记者刘以晴

手指轻轻滑动大屏,任意点开一张图片,中药材的形状、颜色、功效便跃然而出……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内,有一面面积近10平方米的数字大屏,“收纳”了种药材的信息。

模拟郎中开方抓药、参与穴位趣味抢答、跟随屏幕练习五禽戏……目前,馆内共设置了10余组多媒体互动屏幕。

寓教于乐、以赛促学,还要有创新。冯林敏和团队在内容和形式上下了不少功夫。在中药辨识大赛线下比赛中,这样的创新随处可见。“真伪鉴别”通过形色气味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照方抓药”需要学生了解中药在百子柜里的摆放规律、戥秤使用方法等,提高应用能力。近年来,题目中还增加中医药文化等内容,让参赛者开阔眼界。

文章来源:《中医教育》 网址: http://www.zhongyijiaoyu.cn/zonghexinwen/2022/0729/378.html



上一篇:思想众筹|加深中医经典教育与研究,培养优秀
下一篇:不收昧心钱的中医专家教育家柯与参

中医教育投稿 | 中医教育编辑部| 中医教育版面费 | 中医教育论文发表 | 中医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医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