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思想众筹|加深中医经典教育与研究,培养优秀

来源:中医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7月27日 19:10: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源IC 吴焕淦委员表示,从既往经验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经典是中医抗疫的活水之源。要更好地打牢中医疫病学科的基础建设,培养优秀的中医药抗疫人才,需要更

图源IC

吴焕淦委员表示,从既往经验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经典是中医抗疫的活水之源。要更好地打牢中医疫病学科的基础建设,培养优秀的中医药抗疫人才,需要更加重视对经典的教育和研究。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旧肆虐全球,我国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显示出特色优势和确切的疗效。然而当前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力量尚较薄弱,人才队伍不足,限制了中医药在传染病领域发展。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表示,必须要重视中医四大经典的教育和研究,培养中医疫病学人才。

方翔/文

因此,吴焕淦委员建议,中医药院校应加大对经典内容的重视程度,运用案例宣传中医经典的特色。同时,医疗部门要强化中医医师的经典的运用意识,鼓励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定期开展“经典查房”,让经典走出讲台,走出研究所,走向临床。

据吴焕淦委员介绍,中医药宝库中蕴藏着古代医家同瘟疫斗争的宝贵智慧,中医专业课程中必修的四门经典课就是其中的代表,分别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方剂“达原饮”就是取自明代温病著作《瘟疫论》。新冠疫情初期,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医药界从抗疫实践的积累中遴选出了“三药三方”。临床数据表明,“三药三方”都对新冠患者预防转重以及加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其中,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都是《伤寒论》中的加减方,而化湿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则都脱胎于“温病”理论。可见古代医家在中医疫病学领域已经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吴焕淦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医疫病学领域的经典挖掘、理论提升、教材编订以及基础研究。从既往著作与经验出发,挖掘中医经典中的疫病学内涵,总结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临床经验与学术研究,编订新的中医疫病学教材。促进经典方剂在传染病领域的配伍、成分以及药理学研究。鼓励西医传染病、公卫专科医师学习中医,研究中医经典,促进中西医传染病协作交流等。

文章来源:《中医教育》 网址: http://www.zhongyijiaoyu.cn/zonghexinwen/2022/0727/377.html



上一篇: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河南省中医
下一篇: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健康焦点)

中医教育投稿 | 中医教育编辑部| 中医教育版面费 | 中医教育论文发表 | 中医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医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