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不收昧心钱的中医专家教育家柯与参(2)

来源:中医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01日 22:33:4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他不抱残守缺,亦无门户之见,因此,他既不属于“经方派”,又不同于“温病派”或“时方派”,而是熔各家学说于一炉,自成一家。故当有人问他属于

他不抱残守缺,亦无门户之见,因此,他既不属于“经方派”,又不同于“温病派”或“时方派”,而是熔各家学说于一炉,自成一家。故当有人问他属于哪一派时,他笑答:“为何非要属于某一派不可呢?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历史上的学术派别,都有它的局限性,我们应当师其所当师,不应该盲目崇拜。《吕氏春秋·察今》说得好:‘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疡子矣'。学习中医还要有虎穴探子的精神,穷原竟委,知常达变,才可领悟其中之奥妙于万一。”

他还在甘肃多所医学学校担任教职,结合自己数十年医疗实践经验,编写讲义教材,亲自指导学生临症实习,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和尊敬。晚年,他晋升为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研究员,被任命为甘肃中医学院筹备领导小组组长。

他在住室题写的“不营商业不耕田,妻子啼号要吃穿。续命医方廉价卖,想来不是昧心钱”的自勉诗,体现了他清贫的生活和高尚的医德。

1.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柯与参不仅“勤求古训”,向前人学习,而且“博采众方”;向今人学习,广泛搜集民间单方、验方。他年近七旬时,在随甘肃省卫生局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员到徽县深山老林里采药时,还指导学员搜集民间土单验方。

【作者简介】康桥,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飞天》《视野》《家乡》《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正因为这样,他才取得了精湛的造诣,尤长于妇科、儿科及消化系统疾病,兰州著名的儿科良药“健儿素”就出于他手。晚年,他又在钻研中医命门学说、气功疗法诸方面取得了不少独到的见解。《柯与参医疗经验荟萃》一书,就是他一生含辛茹苦、呕心沥血的结晶。




柯与参7岁丧父,15岁丧母,家境贫苦,未成年时即成孤儿。但他聪慧好学,酷爱读书。每天凌晨外出砍柴,背至街上售罢,即赴私塾窗外偷听授课。时间久了,终被老师发觉,经测试,其学业竟比正式学生为优,老师大为感叹,于是准其免费入学。柯与参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刻苦攻读,成为山村私塾学生中的佼佼者。

文章来源:《中医教育》 网址: http://www.zhongyijiaoyu.cn/zonghexinwen/2022/0801/379.html



上一篇: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健康焦点)
下一篇:南昌大学二附院《中医名师治疗肿瘤经验介绍》

中医教育投稿 | 中医教育编辑部| 中医教育版面费 | 中医教育论文发表 | 中医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医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