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如何防范养老诈骗谨防健康养生陷阱?

来源:中医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26日 23:24:5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 近年来,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

近年来,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影响因素,根据我国疾病负担归因危险度分析,一半以上原因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导致的。老年朋友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对此,老年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冷静,遇上“免费的好事”,多咨询一下自己的子女和家人,特别是身边有医学背景的人,或者上网查询相关专家、医院的资质,以免被欺诈,莫要因为贪小利而损失了自己养老的钱财。并积极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以免更多的老年人上当受骗。

提高辨别分析能力不盲目相信来路不明的中医保健讲座

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做好自己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在科技信息时代,我们不做科盲也不要做医盲,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懂一点中医是对自己和家人有益的好事。目前,针对大众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需求,各级医疗机构、社区、老年大学都广泛开展了中医药科普知识的传播工作,通过专家讲课讲座、现场答疑、中医义诊等形式,满足老年人对中医药常识的学习需求。老年朋友也可以选择有资质的微博、微信中医大V,学习一些中医保健知识和中医药常识。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正规的中医药学习方式和途径。

生病上医院找医生,不管中医西医能治病的就是好医生。

我们学习一些中医药知识,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毛病,但是一旦身体生病了,就要及时就医不能盲从自己粗浅的中医知识。老年人在就医时应根据疾病情况,听取医生建议选择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或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管选择中医西医,只要能治病的就是好医生,只要能对症解除病痛的就是好医药。老年人不必一味的崇尚中医或西医,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都是为人类解除疾病的医疗手段,能治病治好病就是硬道理。

通讯员宋瑜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提升自身医学素养,主动学习中医药常识和参加正规的中医讲座活动。

在我们身边,不乏以中医养生为名的讲座活动,大多打着“某某名老中医”、“某某中医药大学”、“某某军医院”、“某某祖传秘方”、“藏药”、“瑶药”等旗号,利用老年朋友对中医、专家、大医院、军队医院的信任,进行欺诈行为,常见的是利用发放鸡蛋、面条、牙膏、洗衣粉,或者“免费体验高科技产品”的形式,吸引老人参加“授课讲座”,内容也可能涉及一些中医药保健、养生知识,但其主要目的是欺诈老年人购买“具有特殊功效的保健品”,并宣称可以“不打针、不吃药、不运动、无痛苦”,就可以达到治病保健效果。有的甚至宣称保健品具有“立体防治、标本兼治、让人彻底康复”的功效。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与日俱增,健康已经成为消费升级后的一项普遍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健康领域的产品或服务买单,而具有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养生保健更是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是老年朋友对中医药健康讲座、健康科普知识以及养生产品的需求尤为迫切,那么,我们怎样辨别身边的“中医养生”是不是正规军呢?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给广大老年朋友提个醒!

文章来源:《中医教育》 网址: http://www.zhongyijiaoyu.cn/zonghexinwen/2022/0826/383.html



上一篇:约翰内斯堡大学举办第二届中医师继续教育培训
下一篇:湖南中医药大学举行干部党性教育暨能力提升培

中医教育投稿 | 中医教育编辑部| 中医教育版面费 | 中医教育论文发表 | 中医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医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